現(xiàn)在正值春運期間,今年的春運相比以往要困難很多,因為各地新冠疫情病例頻發(fā)。因此為了減少各地之間人流量的變動,很多地區(qū)都建議原地過年,但還是根據(jù)自身情況而定,如果確定要返鄉(xiāng)過年的話,在途中一定要做好疫情防護。
武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防制所所長楊小兵介紹,冬季,乘坐高鐵、飛機、長途汽車這類公共交通工具時,一定要注意做好個人防護。出發(fā)前,及時關注目的地疫情變化和疫情防控政策措施,多關注交通部門的出行提示,提前做好出行規(guī)劃。在旅途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全程佩戴口罩,且要注意正確佩戴,切勿露出口鼻
正確戴法:專家介紹,要將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口罩下方帶系于頸后,上方帶系于頭頂中部。將雙手指尖放在鼻夾上,從中間位置開始,用手指向內(nèi)按壓,并逐步向兩側移動,根據(jù)鼻梁形狀塑造鼻夾,并調(diào)整系帶的松緊度。
備用:在旅途中,隨身攜帶備用口罩。佩戴時間超過4小時應更換口罩,此外,如果口罩長時間佩戴后變形、弄濕、弄臟,會導致防護性能下降,這時,應該及時更換備用口罩。
2、外出乘坐交通工具時,保持手部衛(wèi)生很關鍵
直接接觸傳播是很多病毒的重要傳播方式之一,在接觸座椅靠背、小桌板、按鈕、門把手、窗簾等公共部位后,一定要先洗手,或用消毒濕巾擦拭手部,在沒洗手、沒消毒前,不要觸摸口、鼻、眼睛等。
專家提醒,飛機和高鐵不允許隨身攜帶液體酒精制品(如消毒液、消毒噴霧等),因此,可選擇攜帶消毒濕巾、棉片等產(chǎn)品,以隨時保持手部衛(wèi)生。如使用的是馬桶,在如廁后可先關閉馬桶蓋再沖水,可減少病毒散播風險。
3、要遵循呼吸衛(wèi)生、咳嗽禮儀,咳嗽、打噴嚏時用肘部或紙巾遮掩
不隨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棄置于垃圾箱內(nèi)。在旅途中,減少在交通工具上的用餐次數(shù),盡量不吃零食,避免和其他乘客面對面就餐、避免就餐時交談。
4、排隊等候時注意保持一米線安全距離,盡量不和其他候乘人員扎堆
盡量使用手機APP自助值機和掃碼登記,選擇無接觸方式來登機、上車,上車后對號入座,途中減少走動。注意遵守管理部門的防疫規(guī)定,配合測體溫等查驗工作。記得留存乘車票據(jù),以備查詢。
注意:
如果市民在旅途中出現(xiàn)發(fā)熱、咳嗽、胸悶、惡心等可疑癥狀,需要立即就醫(yī)。
5、回家后做好消殺和個人衛(wèi)生
回到家中后,應及時清理衣物和行李箱。清理行李箱時,可使用含75%酒精或含氯消毒劑,噴洗行李箱的表面、滾輪,以及拉桿和提手。處理完后,及時洗手。盡快洗澡、洗頭發(fā),更換衣物。換下來的衣服、褲子、帽子、圍巾等,清洗后晾曬至通風處。
小貼士:
返鄉(xiāng)后,可進行一定時期的健康觀察,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聚會聚餐,降低風險。
1.自覺有發(fā)熱等呼吸道癥狀時,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2.必須規(guī)范佩戴口罩。全程佩戴一次性使用醫(yī)用口罩及以上級別口罩。
3.盡量選擇刷卡、掃碼等無接觸方式充值、購票。
4.注意手部衛(wèi)生。乘車過程中,盡量不用手觸摸座位、扶手、車門、扶桿等公共設施;如觸摸后,不要直接接觸口、眼、鼻,避免接觸傳播。乘車時可佩戴手套避免直接接觸扶手等傳染風險高的部位。乘車后及時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也可以隨身攜帶免洗洗手液或消毒濕巾清潔手部。
5.遵守咳嗽、噴嚏禮儀,打噴嚏時用手肘或紙巾遮掩。不隨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棄置于垃圾箱內(nèi)。
6.不要在乘坐過程中進食或飲水,以免增加感染的風險。
7.盡量與他人保持距離。登車時與其他人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離,避免人群聚集。盡量分散開坐或站立,相互間隔出空間,如果當班車次人多,可以選擇等待下一趟車。
8.適當開窗通風。乘坐公交車時盡量開窗,避免密閉空間和長時間空氣不流通。
9.及時消毒乘車中過程使用過的物品。如果乘車過程中使用手機等電子產(chǎn)品,下車后可用酒精棉片或者消毒濕巾擦拭。
10.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選擇錯峰出行。
關于我們 丨 聯(lián)系我們 丨 廣告合作 丨 誠聘英才 丨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 © 2018 武漢門戶網(wǎng) www.jwzcgl.com鄂ICP備16007396號-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