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團是江南特色小吃,時值清明節(jié),青團也成了最近最熱門的食物,清明節(jié)吃青團也是很多地方的習俗,下面關于青團的一些介紹大家可以看看。
青團一般在每年清明節(jié)前后吃的最多,青團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特色小吃,每逢清明幾乎都要蒸青團。
青團是江南的特色小吃,據考證青團大約始于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每到清明的時候,古人就會做青團用來祭祀,現在大家已經把青團當做一道傳統(tǒng)的小吃了。青團具有紀念先人、團圓的寓意。
青團是江南地區(qū)的傳統(tǒng)特色小吃,青色,用艾草的汁拌進糯米粉里,再包裹進豆沙餡兒或者蓮蓉,不甜不膩,帶有清淡卻悠長的清香。青團是江南人家在清明節(jié)吃的一道傳統(tǒng)點心,具有紀念先人、團圓的寓意。據考證青團之稱大約始于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每逢清明幾乎都要蒸青團,古時候人們做青團主要用作祭祀,雖然青團流傳千百年,外形一直沒有變化,但現在它作為祭祀品的功能已日益淡化,而是成了一道時令性很強的小吃。 現在做青團,有的采用漿麥草,有的采用青艾汁,也有用其他綠葉蔬菜汁和糯米粉搗制再以豆沙為餡而成。青團作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而更多被人用來當作春游小吃。
傳說有一年清明節(jié),太平天國將領李秀成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農民上前幫忙,將李秀成化裝成農民模樣,與自己一起耕地。沒有抓到李秀成,清兵并未善罷甘休,于是在村里添兵設崗,每一個出村人都要接受檢查,防止他們給李秀成帶吃的東西。
回家后,那位農民在思索帶什么東西給李秀成吃時,一腳踩在一叢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來時只見手上、膝蓋上都染上了綠瑩瑩的顏色。他頓時心生一計,連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凈煮爛擠汁,揉進糯米粉內,做成一只只米團子。然后把青溜溜的團子放在青草里,混過村口的哨兵。李秀成吃了青團,覺得又香又糯而且不粘牙。天黑后,他繞過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營。后來,李秀成下令太平軍都要學會做青團以御敵自保。吃青團的習俗就此流傳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