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級標準是中國國際中文等級水平考試,其中設定了幾個等級?國際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級標準在7月1日開始新的規(guī)則啦,具體有哪些變化呢,下面一起了解下。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經國家語委語言文字規(guī)范標準審定委員會審定,《國際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級標準》(GF0025-2021)(以下簡稱《標準》)近日由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發(fā)布,作為國家語委語言文字規(guī)范自2021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
《國際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級標準》將學習者中文水平分為“三等九級”。
學習者的中文水平從低到高分為三等、即初等、中等和高等,在每一等內部,根據水平差異各分為三級,共“三等九級”。
以音節(jié)、漢字、詞匯、語法四種語言基本要素為衡量中文水平的基準。
《標準》將學習者中文水平分為“三等九級”,并以音節(jié)、漢字、詞匯、語法四種語言基本要素構成“四維基準”,以言語交際能力、話題任務內容和語言量化指標形成三個評價維度,以中文聽、說、讀、寫、譯作為五項語言技能,從而準確標定學習者的中文水平。
語言量化指標:
學習者達到每一級中文水平應掌握的音節(jié)、漢字、詞匯、語法的內容和數量。(見下表)
?初等
能夠基本理解簡單的語言材料,進行有效的社會交際。能夠完成日常生活、學習、工作、社會交往等有限的話題表達,用常用句型組織簡短的語段,完成簡單的交際任務。能夠運用簡單的交際策略輔助日常表達。初步了解中國文化知識,具備初步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完成初等階段的學習,應掌握音節(jié)608個、漢字900個、詞語2245個、語法點210個,能夠書寫漢字300個。
?中等
能夠理解多種主題的一般語言材料,較為流暢地進行社會交際。能夠就日常生活、工作、職業(yè)、社會文化等領域的較為復雜的話題進行基本的成段表達。能夠運用常見的交際策略、基本了解中國文化知識,具備基本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完成中等階段的學習,應掌握音節(jié)908(新增300)、漢字1800個(新增900)、詞語5456個(新增3211)、語法點424個(新增214)、能夠書寫漢字700個(新增400) 。
?高等
能夠理解多種主題和體裁的復雜語言材料,進行深入的交流和討論。能夠就社會生活、學術研究等領域的復雜話題進行規(guī)范得體的社會交際,邏輯清晰,結構嚴謹,篇章組織連貫合理。能夠靈活運用各種交際策略。深入了解中國文化知識,具備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完成高等階段的學習,應掌握音節(jié)1110個(新增202)、漢字3000個(新增1200)、詞語11092個(新增5636)、語法點572個(新增148),能夠書寫漢字1200個(新增500)。
高等(七—九級)語言量化指標不再按級別細分。
《標準》是國家語委首個面向外國中文學習者全面描繪、評價其中文語言技能和水平的規(guī)范標準,《標準》的發(fā)布實施是國際中文教育進一步走向規(guī)范化、標準化的標志性成果,體現了中國語言文字規(guī)范標準體系進一步健全和完善。
《標準》解決了之前美國外語教學5C標準(即溝通Communication、文化Cultures、貫連Connections、比較Comparisons、社區(qū)Communities)不能解決的一些問題,在教學實踐中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比如,《標準》從漢語本身的特點出發(fā),首創(chuàng)了漢語音節(jié)、漢字、詞匯、語法并行的‘四維基準’模式,從而很好地突出了漢語的特點,避免了5C標準中因沒有提及漢語的發(fā)音特點和書寫模式等帶來的問題。
《標準》是國家語委首個面向外國中文學習者,全面描繪評價學習者中文語言技能和水平的規(guī)范標準。《標準》的發(fā)布實施,是語言文字規(guī)范標準體系進一步完善的重要標志,將為國際中文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提供有力支撐。
《標準》由教育部中外語言合作交流中心組織研制,借鑒參考了10余種較有影響的國際語言標準,并對國內外大中小學及其他各類教育機構開展國際中文教育教學實際情況進行了廣泛調研,充分征求國內外專家等各有關方面的意見建議,經反復論證、多次修改后完成。
《標準》適用于國際中文教育的學習、教學、測試與評估,為開展國際中文教育的各類學校、機構和企事業(yè)單位提供規(guī)范性參考。
《標準》將成為國際中文相關標準化、規(guī)范化語言考試的命題依據以及各種中文教學與學習創(chuàng)新型評價的基礎性依據,也將為世界各地國際中文教育的總體設計、教材編寫、課堂教學和課程測試提供參考,還將為“互聯網+”時代國際中文教育的各種新模式、新平臺的構建提供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