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武漢人的記憶中,有在沿江大道附近游玩的經(jīng)歷,對于沿江大道你的印象是怎樣的呢?下面就帶大家回憶一下沿江大道非常值得一去的景點,有時間可以去逛逛哦!
若是想在武漢找尋民國情懷,那么南京路是絕對不容錯過的。街道兩旁都是浮華卻又有幾分陳舊的老建筑,三五層的老式洋樓,紅磚灰瓦,木窗浮雕,依稀還能看到過去輝煌的痕跡。
這條路上有許多知名的老建筑群落,吳佩孚公館、萬饒芳公館、保華街1-31號、大陸銀行等等,還有中孚里、大陸坊這樣的舊時高檔公寓,適合慢慢的游覽。
南京路浮華卻又有市井氣的獨特氣質吸引了不少文藝青年青睞,但是新一代的餐廳、精致舒適的咖啡館。
還有那些記錄了周邊居民味覺記憶的老店,文藝中藏著市井的氣息,作為美食街來說也絕非浪得虛名。
有人說,青島路是挖掘機下幸免的“武漢圖騰”,的確,它也是這些年來少數(shù)能擔起城市傳承的一條路。走到這里,各種風格古典的漂亮老房子,在路邊梧桐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幽靜。
花旗銀行、匯豐銀行、保安洋行、麥加利銀行......這一個個鑲著金邊的名字,也見證了青島路昔日金融中心的顯赫地位。如今這些老房子都被保留了下來,有一些也仍作為銀行在對外服務。
青島路10號的平和打包廠,曾是武漢第一座現(xiàn)代化打包倉庫,114載歲月匆匆流過,如今的平和打包廠已經(jīng)成了武漢現(xiàn)存最完整的早期工業(yè)建筑,并在全面設計改造后,成為了漢口文創(chuàng)谷中心的一部分,也成了武漢新的“網(wǎng)紅打卡地”。
歲月的痕跡仍在,這些幸存的老建筑也成了我們探尋過去的窗口,同時又與我們這個時代密切結合,吸引著無數(shù)年輕人的目光。
天津路作為武漢租界的第一條馬路,也是武漢的“外灘之源”。
這條街上沒有大型商圈,沒有高聳的樓盤,無論外面的世界有多嘈雜,無論一街之隔的吉慶街有多熱鬧,一旦拐進天津路上之后,時間仿佛停止了一般,自在的氛圍,古舊的樓宇在藍天下格外顯眼。
英國駐漢領事館官邸舊址就在此處,這幢二層紅瓦黃墻的西洋小樓如今也在對外開放;
路口的德林公寓也已存在了九十多年,這里曾記載了中國近代史的大事件,這里還留下了許多偉人的足跡,周恩來、瞿秋白和鄧小平曾在此居住過。
像天津路這樣的租界老街,有著歷史沉淀下來的沉靜,處在喧囂的吉慶街旁,卻也能在這番嘈雜中保持自己端莊寧靜的氣質。
在其中卻也隱藏了幾家氣質獨特的小店,而天津路也成了許多武漢饕客心中風流優(yōu)雅的美食腹地,沒有過多的游客,才能在閑暇時光漫步其中,細細感受那份輕松隨意、卻又時髦趣味的食物審美。
合作路其實更像一個典型的老社區(qū),歲月久遠的老社區(qū),寧靜十足的小院子,若你不是一個喜歡享受高品位生活的人,可能不會知道,其實在這里,還有“界立方”這樣一處小眾商圈。
開業(yè)已近五年,區(qū)別于傳統(tǒng)商業(yè)綜合體的是,它更像是一個文藝創(chuàng)意空間,融合了整個漢口舊時文化的歷史風貌,每家店都極具文化特色,是新一代文藝青年的打卡勝地。
界立方是由五棟老廠房改建而成,曾是俄商“新泰洋行”舊址,其間磚墻、門洞還能清晰看得出鮮明的俄式風格,在近百年的歷史中,這里曾被改建為百貨公司、物資倉庫、菜市場,而這組一百多年前的俄式建筑,在如今界立方的改造下,文藝之余也凝結了一縷歷史的厚重。
但這里卻有著極致的兩面性,白天在周圍的喧囂之下仍有一股淡定端莊的氣韻,而到了晚上燈光炫目煙火撩人,卻又是一副現(xiàn)代夜場的模樣。
而這些風格迥異的小店,可能只有來到這里才能親身體驗吧。
好吃的美食街有很多,但很少會有一條路,既承擔歷史文化的沉淀,又有武漢獨有的市井氣息。
蘭陵路就是這樣的刁角,這里曾經(jīng)為俄國租界,墻面雖已斑駁,卻掩飾不住這古典主義風格的美感。而武漢本地最好吃的小店,也都隱匿在這些市井里巷的刁角里。
蘭陵路很短,不到600米,但卻融進兩個不同的世界,一邊是文藝至極的網(wǎng)紅打卡地黎黃陂路,一邊又是煙火氣的古早市井。不同于黎黃陂路的新晉文藝,蘭陵路還保留老武漢的模樣。
一臺縫紉機就出攤的縫衣繡娘,雖然老舊但工具一應俱全的配鑰匙老師傅的街邊吆喝,還有許久未曾見過的報刊亭,仿佛回到了小時候,自己樓下最熟悉的那條街道。
正是這樣老武漢的煙火氣,才有那些最地道的武漢老味道。
從來沒有一條路能像黎黃陂路一樣,一半是老武漢市井巷陌的煙火氣,一半是文藝至極的潮人聚集地。
作為老漢口最文藝的一條街,它擁有武漢最美的老建筑,最文藝的特色潮店,更有幾十年不變的老街坊。
百年之前,黎黃陂路曾經(jīng)是老漢口最摩登的街區(qū),如今也是風云際會之地,成為武漢時尚潮人最愛的一條街。這里的老建筑舊址在地圖上總共有17處,建筑風格以哥特式和洛可可式為主,充滿異域風情。
如今的黎黃陂路被改造成了步行街,紅色電話亭,復古的歐式路燈,路邊小花壇,處處彰顯出它的清新文藝范。
老牌咖啡館、藝術沙龍,古董店,高級定制,舊貨鋪子,承襲著百年前的摩登范,也讓這條老街煥發(fā)新的生機。當然,除了這些文藝十足的特色小店,這里還有那些“對胃口”的美食店。
車站路因為大智門車站而得名,這也是中國第一條長距離準軌鐵路京漢鐵路南端的終點站,也是因此,直至1991年大智門火車站停用之前,緊鄰的車站路都是武漢最著名的街道之一。
作為法租界的主要干道,在1896年——1943年間,車站路始終是法租界的核心區(qū)域,有“小巴黎”之稱的漢口法租界,也是當時漢口茶館、戲院、劇場、電影院、咖啡館的集中之地。
當然如今租界早已成為一個歷史名詞,但是街區(qū)還在、建筑還在,而這附近的街區(qū),也因為這個歷史名詞,在濃濃的本土風情里,多了些異域格調(diào)。這格調(diào),大多被濃縮在當年興建的洋房樓院里。
雖然喧囂了百年的車站路如今已然顯得有些沉寂,但是歲月依然給這條街留下了無數(shù)獨屬于武漢人的美食秘境。
混跡老漢口的吃貨們,大概都在這條路上吃過宵夜,蔡鍔路是以護國將軍蔡鍔命名,由東向西,連接了洞庭街和勝利街兩條漢味老街。
雖說是以將軍命名,但是街道上卻絲毫沒有戰(zhàn)爭年代的嚴肅氣息,反倒是幾十年如一日,每到夜幕降臨,便有川流不息的人群來此覓食。
這條道路并不長,不過400米,但是卻擠著一家又一家的美食,白天這里看似來似乎毫不起眼,只有幾棟老建筑似乎可以窺見老漢口的風采,但是每當夜幕降臨,這里就成為了老漢口吃貨們最魂牽夢繞的宵夜聚集地。
與好友一起隨意鉆進某個店里,都絕不會遇到讓你失望的味道。
一元路的氣質十分特別,東起漢口江灘,西至中山大道,而橫穿而過的勝利街,將一元路分為了南北兩段。
南段有著許多歐式建筑、典雅小樓和老式居民區(qū),有著歷史的厚重感。一邊的道路旁是飛檐翹角的中式建筑,其中一幢是是市政府禮堂,始建于1954年;
另一側則是哥德式風格的小樓,隱藏與高大的梧桐之后,前身是德國領事館,如今已被收編到武漢市人民政府的大院里了。
而北段則是許多老武漢人心中的美食一條街,大大小小的美食店鋪林立,充滿了市井的煙火氣息,十分有老武漢的溫度。
并不長的一元路上有三座學校,其實學校周圍總是美食的聚集地,而這里的不僅叫得出名號的“網(wǎng)紅店”多,同時還有濃濃的老漢口市井煙火氣。
武漢的過早文化,絕對是美食名片中最不能或缺的一項。
而說到過早,山海關路是肯定不能錯過的,東起沿江大道,西至中山大道,長度只有410米,即便是慢悠悠的散步,十分鐘之內(nèi)也能走完,不過就是這樣不起眼的一條街道,卻是老武漢班子過早的私藏。
早上四五點鐘,山海關路上的早點鋪燈就先后亮了起來,黃澄澄的燈光與朦朧的夜色交織一起。老板們熟練的搭臺、擺位、處理食材,等待著第一波客人的到來。
如果某個清晨,你突然發(fā)了瘋一般想吃到雞冠餃、糯米包油條、汽水包,那就一定要來這里看看。
沿江大道旁的輔路其實遠不止這10條,而其中的美景美食,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新與舊的更迭。
在這里,你可能可以找到最新最潮的網(wǎng)紅店,但同時,那些記憶中的老味道, 可能一個轉身就是再也不見......
來源:公子七
關于我們 丨 聯(lián)系我們 丨 廣告合作 丨 誠聘英才 丨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 © 2018 武漢門戶網(wǎng) www.jwzcgl.com鄂ICP備16007396號-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