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東湖綠道位于東湖風景區(qū)內,是一條由湖中道、湖山道、磨山道、郊野道4條主題綠道組成的城區(qū)5A級旅游綠道,綠道除了面積還非常的長,通常游客需要騎自行車游覽,那么整個東湖已開發(fā)的長度是多長公里,往下來看介紹。
東湖綠道總長達到101.98公里,寬6米,其中東湖生態(tài)旅游風景區(qū)含88平方公里,景區(qū)包括聽濤區(qū)、磨山區(qū)、落雁區(qū)、吹笛區(qū)、白馬區(qū)和珞洪區(qū)6個片區(qū)。
武漢環(huán)東湖綠道工程系國內首條中心城區(qū)5A級景區(qū)綠道,全長超過100公里,由湖中道、湖山道、磨山道、郊野道4條主題綠道組成。項目整體已于2017年底建成開放,開放至今,已接待了超過1200萬人次的中外游客。累計舉辦百人以上大型活動超過1230余場國內外重要賽事及外事活動,成為武漢的一張鮮明靚麗的城市名片。
4條主題綠道長度:
湖中道,全長6公里,起于湖光序曲(東湖海洋世界旁),止于磨山北門,途經湖光序曲、九女墩、長堤杉影、湖心島、鵝詠陽春多個景觀點。
湖山道,全長6.2公里,起于磨山北門,止于風光村,途經全景廣場、楓多山兩個景觀點。
磨山道,全長5.8公里,磨山景區(qū)內,從北門進入,因此磨山部分景區(qū)也是免費開放的,途經磨山挹翠、林間探微兩個景觀節(jié)點。
郊野道,全長10.7公里,起于鵝詠陽春,止于磨山東門,該綠道設有親水場所、林中棧道等,途經雁聚佛腳、曲港聽荷、鵠夢回塘、湖山在望、荻蘆澤畔、落霞歸雁等多個景觀節(jié)點。
去東湖綠道散步,沿著梨園進去的主路一直往磨山景區(qū)走,走到半路在一座景觀橋上休息,發(fā)現橋梁責任管理牌,上面寫著“二十三孔橋”。走過這座橋,回頭卻看見橋頭一塊立起的石頭上刻著“雁歸橋”。
東湖風景區(qū)旅游局工作人員說,“二十三孔橋”是這座橋的地名,“雁歸橋”則是這座橋所在區(qū)域的景點名稱,應該說并不沖突,也符合相關地名管理的規(guī)范。
2020年9月22日,第十七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頒獎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這項被稱為土木工程界奧斯卡的大獎,根據所屬性質分類不同,全國共有31個優(yōu)秀科技創(chuàng)新應用項目獲獎。其中,武漢東湖綠道工程憑借在特色景觀、智慧系統(tǒng)、“海綿城市”建設等方面的突出應用成果斬獲該項大獎。
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由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和北京詹天佑土木工程科學技術發(fā)展基金會于1999年聯合設立,是一項反映我國當前土木工程在規(guī)劃、設計、施工、管理等方面的最高水平和最新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的綜合性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