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位于長江沿岸,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孕育了荊楚文化產生以及發(fā)展,在近現代史上也留下了重要的時代印記。作為九省通衢之地湖北省的省會城市,這里更是有著許多遺址風景,它們都記錄了武漢這座城市千百年來的發(fā)展過程,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武漢有哪些歷史遺址景點吧。
1. 黃鶴樓
2. 武昌起義起義門
3. 鄂軍都督府
4. 八七會議舊址
5. 湖北省圖書館
6. 武漢大學老校舍
7. 洪山寶塔
8. 江漢關大樓
9. 武漢沿江老租界區(qū)
10. 漢口中山大道武漢老城區(qū)
11. 漢正街基督教救市堂
12. 花園山天主教堂
13. 武昌司門口武昌老城區(qū)
14. 北洋橋
15. 歸元寺
16. 古琴臺
17. 古德寺
18. 京漢火車站(老漢口火車站)
19. 美國領事館(現武漢人才市場)
20. 德國領事館(現武漢市政府)
21. 英國領事館(私宅),
22. 法國領事館(干部住房)
23. 南京路吳佩孚公館
24. 中共五大會址
25. 農民講習所舊址
26. 曇華林瑞典大使館
27. 青山區(qū)武鋼早期工人住宅(五十年代蘇聯援建)
28. 武漢劇院,南洋大樓(武漢國民政府舊址)
29. 武漢抗日戰(zhàn)爭受降堂
30. 武漢長江大橋
31. 武漢西商跑馬場主樓舊址
32. 楊森公館
33. 魯臺山古墓
34. 盤龍城遺址
35. 龍王尖遺址
武漢作為一坐歷史悠久的古城還有許多的遺址風景存在,每一處相信都會給大家的帶來不一樣的驚喜。
魯臺山古墓葬群位于武漢市黃陂區(qū)前川街道魯臺村,屬周代遺址,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灄水東岸的魯臺山西南,1977年底、1978年初發(fā)現。整個墓葬群范圍:東西長300米、南北寬100米,共有西周與春秋戰(zhàn)國墓35座。
北部遺址區(qū)以郭袁咀為中心,位于魯臺山的西北。形狀作橢園形,中間地勢凸起如但地;北面是梯田;南邊為洼地。遺址面積約10,000平方米。
南部墓葬區(qū)主要集中在二個地方。一是以伍家港為中心。它位于魯臺山南緣,是一片地勢平緩的崗地。已發(fā)現有幾座東周墓葬;二是以魯臺灣一帶為中心。它位于魯臺山南部,在攝水大橋東南約30米。這里地勢較高,東南為緩坡,分布著密集的東周墓葬。墓葬間隔最密者僅有2米。在東周墓群中又發(fā)現西周墓葬五座。
武漢市黃陂區(qū)盤龍城遺址是中國早期城市遺址,時代一說為商代早期,一說為夏代,位于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qū)盤龍城經濟開發(fā)區(qū)葉店楊家灣盤龍湖畔。該遺址是武漢地區(qū)迄今發(fā)現年代最早的古城遺址,距今約3500年。
盤龍城遺址出土銅器有鼎、盂、鬲、簋、爵、觚和鉞、鏃、戈等,陶器以夾砂灰陶為主,有少量泥質黑皮陶;紋飾有繩紋、方格紋;器形有鼎、鬲、缸、大口尊、豆、甕、勺、長頸壺等。其中高85厘米的銅大圓鼎、長41厘米的銅夔龍紋鉞、長94厘米的玉戈等,都是中國文物中極為罕見的珍品。
黃鶴樓在湖北武昌長江南岸,相傳也始建于三國,唐時名聲始盛,這主要得之于詩人崔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詩句。宋畫《黃鶴樓圖》再現了宋樓的面貌。圖中黃鶴樓建在城臺上,臺下綠樹成蔭,遠望煙波浩淼。
公元1456年(明景泰7年)。當時明朝政治的腐敗且連年旱災造成了社會的動蕩,不時有匪患到黃陂的鄉(xiāng)村來燒殺搶掠,當地的村民為了抵御這些外來的各種匪患就聚集了鄉(xiāng)民一起集資,在龍王尖的山峰上修建了這座古兵寨。
這座古兵寨在歷史的長河里面興盛了400多年。一直到公元1868年(清文宗咸豐十年),隨著清太平軍的失敗和東西捻軍的覆滅,這個用來抵御土匪的封建地主武裝城堡便退出了歷史舞臺,到公元1877年(清光緒三年)以后,這里已經逐漸被廢棄,變成了無人居住的空城堡。
小編點評:武漢的歷史遺址景點還是非常多的,并且根據不斷的發(fā)掘的過程中也有很多的經典的存在,展現了武漢這座城市不同的一面。每一個景點都代表了一個屬于武漢的故事,也代表了一個不同的階段,大家也可以通過這些景點更加的了解武漢。
來源:作者“荊楚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