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元寺坐落于武漢漢陽,是武漢除了寶通寺以外最有建筑年限的古建筑,建成于清朝順治年間,至今已有經(jīng)歷三百年歷史,飽進(jìn)風(fēng)霜到今日實屬不易,去燒香的朋友一定的愛護(hù)。
歸元禪寺系佛教禪宗寺院,約在1658年(清順治十五年)落成,基址在明代漢陽詩人王章甫的王氏葵園的翠微峰下的風(fēng)景區(qū),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歸元寺分為東、西、南、北、中五個院落,占地兩萬平方米,現(xiàn)存殿堂樓閣二十八棟,整個平面布局呈袈裟形狀,這是它在建筑布局上與其他佛寺的主要區(qū)別。
歸元寺開山祖是白光、主峰兩位俗家同胞兄弟,祖籍浙江。他們游方到漢陽興國寺研究藏經(jīng),同時行醫(yī),行善三載。漢陽富商孫耀光、戴天成等人深受感動,故此民間出錢修建歸元禪寺。歸元二字出自佛經(jīng)《楞嚴(yán)經(jīng)》: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意指萬法歸一,方便于人的門道多得很。禪是思維、靜慮、棄惡等意,禪宗是佛教大乘教與儒學(xué)相結(jié)合的派別之一。
大多數(shù)寺廟之銘牌,均橫書懸嵌于寺廟三門之楣,而歸元寺為直匾,全國罕見,堪稱叢林一奇。清道光(1821-1850)之前,歸元寺名橫書,道光皇帝欣聞白光、主峰行善積德,功德無量,親賜玉璽一方,其上陽文篆刻敕賜曹洞宗三十一世白光主峰祖師之印,以嘉其行。此后歸元寺地位在佛教叢林中大大提高,寺名改為只有皇帝御賜玉璽的建筑方可使用的直書。
五百羅漢 歸元禪寺的五百羅漢,千姿百態(tài),個個都塑得傳神動人。有年漲大水,所有的羅漢都淹在水里,但是水退后再看羅漢,卻仍然一個個都是完好無損。人們常說"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而歸元寺的羅漢卻是個例外。
歸元寺的羅漢,制作工藝非常特別,稱為脫胎漆塑工藝。傳說歸元禪寺建成時,要塑五百羅漢,從黃陂縣(現(xiàn)為武漢市黃陂區(qū))請來了兩個泥塑匠人。這二人既是父子,也是師徒,他們攬下了這個活路。
羅漢譜是從天竺國傳來的,據(jù)說全中國只有兩套,一套在浙江天童寺,一在湖南祝圣寺。老塑匠跋山涉水,到了祝圣寺,一筆一筆地把羅漢譜描畫好,拿回來,才動手塑像。
塑像容易,傳神艱難。者塑匠不愿意照葫蘆畫瓢,他想塑出羅漢的各種神態(tài),這可難哪!歸元禪寺周圍是農(nóng)村,農(nóng)民種地、休息、過路或者躺在樹蔭下睡覺,老塑匠都一個一個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并巧妙地化成羅漢的神態(tài)。這還不夠,有時候,他還把附近的孩子們找來,故意逗他們打鬧、嬉戲,仔細(xì)觀察、琢磨,連他們互相挖耳朵、扣腳板心的調(diào)皮樣子也都一一記在心里,塑在羅漢的身上,那座六子戲羅漢聽說就是這樣塑出來的。
塑泥胎容易變形,也容易損壞,怎能千秋百代流傳?老塑匠試用了很多辦法都失敗了。
一次,他看到一件福建脫胎漆器,又打聽了制作的方法,便按照那種做法,用麻絨、葛布、生漆和觀音土混合成的材料,把塑好的泥胎一層一層糊起來,晾干以后,注水融泥,泥水流盡了,空心羅漢就做成了。水打不濕,火燒不壞,非常結(jié)實,而且起伏坐臥、喜怒哀樂,神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簡直象真人一樣。
老塑匠為塑羅漢嘔盡了心血,沒等塑完便死了,他兒子便子繼父業(yè),接著又塑。他的手藝也很高明,一直塑到四百九十九個,忽然心里一動,想這多的羅漢,哪一個里頭沒有父親的心血?應(yīng)該把他老人家也供在這里,給后人留個紀(jì)念,于是老塑匠便被塑成了第五百個羅漢。
所以人們傳說,在給羅漢燒香時,一座羅漢一柱香,正好五百根;但要是一個一個的數(shù)羅漢,就只有四百九十九個了!
到歸元寺數(shù)羅漢,已經(jīng)成為游人的習(xí)俗。 進(jìn)羅漢堂男左女右,有的從第一個羅漢數(shù)起,有的隨意選擇一個羅漢為起始點,按年齡依次遞增,數(shù)到你實際年齡那尊為止,看看今年的時運如何。
關(guān)于我們 丨 聯(lián)系我們 丨 廣告合作 丨 誠聘英才 丨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 © 2018 武漢門戶網(wǎng) www.jwzcgl.com鄂ICP備16007396號-6